• 2021-12-21

從汲取孔子智慧到尋找世界發展的新模式 – 談《孔子新傳》

作者:朱玉昌 (漢光教育基金會顧問)

 

一九八九年,前東海大學校長吳德耀在山東《走向世界》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古今人對孔子的評價〉專文,文章藉助八八年一月,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密邀全球75位諾貝爾獎得主齊聚巴黎官邸四天,共參「面向二十一世紀」會議,取瑞典籍物理學獎得主漢尼斯•阿爾文(Hannes Olof Gösta Alfvén)分組結論報告,「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二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作為評價佐證指標。

 

吳德耀專文以會議結束「破天荒的宣言」為引,力顯「孔子思想」的重要,文章刊出,這段話頓時被許多華人學者引述,旋即又遭到更多訊息純為子虛烏有的質疑。時隔八年,九七年四月十日,美國《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雙周刊再次引出這段話,原來這段話最早揭露於巴黎秘密會議後三天,一位署名人在巴黎的帕特里克•馬納姆(Patrick Marnham)發文新聞標題〈諾貝爾獎得主說要汲取孔子智慧〉的報導稿,刊登於一月二十四日遠在大洋洲的澳洲《坎培拉時報》(Canberra Times)上。

 

由於能證明新聞真偽的訊息量過少,此後,有部分華人學者追蹤研究,甚至直接去函詢問曾獲邀參與那場世紀盛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丁肇中先生,可惜始終未得正面答覆,因此「汲取孔子智慧」這段話,迄今仍陷在信者恆信的羅生門中。無論這句話是否真實存在,孔子所傳遞的儒學信念,雖不同於現代科技應用的控制工具,卻絕對飽含人類文明進程下,足以駕馭人文秩序的理性價值。基於這分理由,何必再拘泥於真偽,而該相信孔子智慧能為混亂世界重新撥開一道新的曙光。

 

《孔子新傳:尋找世界發展的新模式》應該就是著眼於重建價值刻不容緩的情懷下應運而出,是作者孫震看到了世界發展瓶頸,對阿爾文報告所誘發的「智謀之士所見略同」之感。孫震從主導全球近代發展構面直入。西方文化有兩大元素,一個是資本主義經濟,另一個是民主政治,資本主義鼓勵以個人追求所得利益來促進社會整體繁榮;民主政治在確保個人權利與自由下,讓社會和價值呈現多元。但「放於利而行,多怨。」當個人過分追逐利益和過度放縱自由,傷害他人、損害社會與環境利益等情事便會接踵而至。

 

在孔子思想裡,個人追求理想人生,必須堅守倫理道德及推己及人的仁愛之心,倫理是講求責任跟義務,不是權力和利益,這點與資本主義恰巧相反,所以需有健全的社會制度來支撐。孫震認為,在孔子時代就是「禮」。過去只有政府和百姓,隨著時代改變,社會關係複雜化,現今政府跟百姓間多了中間組織(企業和非營利機構),這些組織其實可以遏制政府讓政客獨攬。重建「禮儀之邦」正是支援倫理社會價值體系的一盞光明燈,前提是「禮」也要現代化。

 

目前坊間流傳孔子及其言論思想傳記版本不勝枚舉,出眾於學術領域與文學讀本又以錢穆《孔子傳》和日本作家井上靖《孔子》最具代表。錢穆以《論語》為本,《左傳》、《史記》為輔,再酌採眾說後嚴實考辨,著重「學」與「教」,以「教育家」視角詮釋孔子在「學統」上扮演的分量,從而導出復興傳統文化、重振儒學的殷切性,錢穆《孔子傳》的理想核心,是依託「學統」浸潤,方能化育人才。

 

在重病中完成《孔子》一書的井上靖,藉虛構弟子重返周遊之路,娓娓闡釋孔子哲思,井上靖用畢生精練創作功力,將亂世春秋與現世百態合而為一,把史實典故、儒學精華、人生感悟融合一體,臨終前的井上靖,筆下孔子已不再是個仰之彌高的偉岸形象,這種「去聖乃得真孔子」的邏輯營造,讓故事推向另一種層次的生命境界,完全區隔時下任何一本關於孔子的傳記或《論語》讀本,無怪被讚譽為歷史小說的璀璨明珠。

 

這本由經濟學家孫震執筆完成的《孔子新傳》,其建構的故事面,著實不同於學術與小說書寫,同樣根源於《論語》,感覺作者巧妙默化了本行《計量經濟學》中的「截面數據」、「時間序列」與「面板數據」三項研究方法作為結構綱領,給人有種耳目一新的驚嘆。

 

全書第一、三章,透過「大歷史」角度,將周朝興起、春秋五霸與孔子世界等主體,放置同一時間截面上,精確反映總體中個體的同樣特徵變化,近似「截面數據」分析;第二、四、五章依孔子成長、從政、周遊列國之時間發生先後順序進行排列,頗吻合「時間序列」;最後兩章,切入教育事業及整理詩、書、易、禮,作《春秋》,把孔子不同時間點的核心建樹再次作系統梳理,這不正是「面板數據」剖判嗎!當然,對諸如周遊「首航」國家、「在陳絕糧」等史料疑點的嚴謹考證,書中也處處可見。

 

在傳統儒家倫理遭遇現代資訊環境不斷衝擊下,目染耳濡,多是社會由質變轉趨量變的混亂現象,面對當前道德嚴重失衡的此刻,透過經濟學家盤整出手,將孔子身處時代及其思維體系賦予一新面貌,這等「世務紛紜,祗攪予情,安樂必誡,乃終利貞」的呼籲,足以讓人感同一個讀聖賢書之人其悲天憫人的迫切情懷。